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
2025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中指出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。各地资源禀赋、基础条件等不同,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,遵循经济规律,突出自身特色。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,促进产业增值、企业增效、群众增收。本文通过文献分析、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,全面梳理了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建设的现状,剖析了存在的问题,如政策宣传不足、品牌推广力度不够、品牌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等。并从强化政策宣传与执行、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、精准品牌定位与市场需求对接等多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。研究旨在全面提升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建设水平,为保山市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,同时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。
二、“保山小粒咖啡”品牌建设调研分析
1.问卷调查: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认知与行为分析 问卷调查共发放1351份,回收有效问卷1251份,覆盖全国消费者。主要发现如下:
(1). 品牌认知度较低:仅36.2%的消费者知道“保山小粒咖啡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品牌词搜索占比仅为0.3%(瑞幸为18.7%)。
(2). 购买渠道单一:线上销售中直播渠道占比仅11%(行业均值为27%),线下便利店铺货率仅19%。
(3). 消费关注点集中:消费者最关注口感(65.07%)和品牌知名度(50.84%),地理标志认知度排名最低(20.78%)。
(4). 消费频率与忠诚度不足:每天饮用咖啡的消费者占比22.94%,购买意愿强烈者仅14.07%。
2.实地调研:产业现状与乡村振兴成效 实地调研聚焦保山市潞江坝镇,重点分析高黎贡国际精品咖啡文化园及比顿公司的发展模式:
(1)文旅融合驱动产业增值:潞江坝打造了“咖啡+康养”“咖啡+文旅”等多产业融合模式,2023年接待游客296万人次,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.7万元。
(2)科技赋能提升附加值:比顿公司通过冷萃冻干粉等精深加工技术,提升生豆附加值15%-20%。
(3)产业投资与乡村发展:联动17个庄园吸引8亿元投资,2024年区域文旅营收达8亿元,农户人均年收入从1.2万元增至3.2万元。
3.品牌建设现状分析
(1)产业规模稳步增长:2020-2024年,保山小粒咖啡农业产值从2.34亿元增至18.74亿元,综合总产值达90.86亿元。
(2)品牌经营多元化:涵盖生豆、烘焙豆、挂耳、速溶粉等全链条产品,拥有“中咖”“比顿”等子品牌。
(3)品牌推广多路径:通过电商、线下门店、节庆活动、媒体宣传等多渠道推广,但仍存在宣传力度不足、地理标志使用受限等问题。
三、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
1. 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足
宣传活动范围有限,难以在主流市场形成影响力;品牌内涵未突出文化价值,不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。
2. 品牌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
精品化路线与价格敏感消费群体需求矛盾,地理标志价值未充分挖掘,影响品牌溢价能力。
3. 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弱
企业规模小、技术水平低,产品附加值低,缺乏完整产业链,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。
4. 人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
从业者专业素养参差不齐,青年参与机制不完善,难以形成稳定的服务团队。
5. 品牌有形展示缺乏吸引力
包装设计缺乏特色,销售场所氛围营造不足,难以提供独特消费体验。
6. 地理标志价值挖掘不充分
地理标志使用受限,消费者认知度低,品牌核心价值未能有效传递。
四、保山小粒咖啡品牌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
1. 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
整合宣传资源,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,形成政府、行业、媒体、公众共同参与的宣传机制;讲好品牌故事,促进咖啡产业与乡村必威app官方网站手机版下载 融合发展。
2. 精准品牌定位与市场需求对接
开发不同价位产品,满足多样化需求;强化地理标志资源开发,提升品牌溢价能力;延伸深加工产业链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
3. 提升产业市场竞争能力
优化营商环境,培育本地龙头企业,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;完善三产联动体系,推动“咖啡+文化+必威app官方网站手机版下载 ”多产业融合。
4. 提高人员服务水平
加强从业者培训,完善青年参与机制,吸引大学生投身乡村咖啡产业;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品牌,促进乡村人才回流。
5. 增强品牌有形展示吸引力
创新包装设计,融入地域文化元素;优化咖啡店环境,营造文化氛围;规范地理标志使用,扩大其在终端产品中的应用。
6. 规范地理标志的使用
推进地理标志规范使用,统一形象宣传,避免混用滥用;加强宣传推广,提高消费者认知度,维护品牌声誉。
五、总结与展望
保山小粒咖啡作为云南特色农业代表,其品牌建设实践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与文化的融合。通过分析其政策扶持、地理标志赋能及文旅融合成效,发现品牌推广不足、市场定位错配等问题。研究以7P营销理论为框架,提出精准定位、多元传播、产业协同与文化赋能等对策,为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路径。未来需突破传播困境,构建“科技-文化-效益”闭环逻辑,推动品牌价值渗透,形成“品质化+品牌化+可持续”的乡村振兴模式,助力中国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,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提供样本。
( 通讯员 田明萍 )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/showinfo-2-14965-0.html